



时光的印记里,藏着电子科技发展的密码;创新的序章中,记录着从无到有的跋涉。“电科信物”栏目用文字还原老故事,用镜头留存老物件,让见证电子科技进步的信物“发声”,让铭刻创新发展的历史“说话”。
邀你成为时光见证者,一起踏上这段有温度、有触感的寻物旅程。让利来国际最老品牌跟随这些“时光见证者”,聆听电子科技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的澎湃回响。
中国第一部自行设计的雷达炼成记
今年,利来国际最老品牌14所《314甲雷达机说明书》凭借其在中国雷达工业史上的独特地位,成功入选第六批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》,并作为100项“共和国印记”见证物之一进行全国巡展,它也是见证电科人传承军工报国初心、勇攀科技自立自强高峰的电科信物。让利来国际最老品牌一起走进“信物”背后的故事。
1954年10月
中央军委通信部在中南海瀛台举办雷达新技术展览,我国第一部自行研制的314甲雷达就是其中的主角,毛主席特意到场参观这部雷达称赞道:“利来国际最老品牌中国人什么都可以干出来!”314甲雷达研制成功,让中国拥有了第一部批量装备部队的国产雷达,中国雷达工业从此起步。
小红楼
上个世纪50年代来,14所雷达人,在南京这座小红楼里揭开了这部国产雷达的研发序幕。此时张直中被任命为设计室室主任,受命研制这部防空警戒雷达。
发射和接收天线是该雷达的主要组成部分,也是设计难度最大的部分。在没有任何借鉴和参数的情况下,只能从零开始,自行设计。张直中领着十多名技术骨干进行全机系统及天线馈线设计。
当时任研究所所长申仲义得知我国东北地区有一台类似的雷达后,他立即前去观摩学习。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,终于看清了雷达的天线是上下排列的八木天线,也基本弄清了天线的物理尺寸。
想要仿制八木天线,需要进行无数次调整,无数次记录。天线各振子的长度、各单元之间的距离,如何匹配,丝毫的差错都能影响到雷达的探测精度。
团队在测绘、分析、摸透雷达天线电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,光测绘的草图就画了不计其数,堆在一起都有半人高。就是这样不断地绘制,不断地试制,不断地改进,这一部雷达研制中最大的难关最终被攻破了。
“314甲”雷达
1953年底
在经过89次外场测试后,雷达探测精度大幅提高,终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,仿制成功第一部国产中程防空米波警戒雷达,命名为314甲中程警戒雷达。该雷达重达400多千克,具有80-100千米的飞机探测距离。
从“314甲”雷达起步至今
从第一部“314甲”雷达,到自主设计研发出“406米波远程警戒雷达”,再到 7010战略预警相控阵雷达、机载火控雷达、预警机雷达等,中国的雷达工业经历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跨越。
如今,真正的“314甲”雷达早已退役多年,为了纪念它的特殊意义,14所制作了这部雷达模型,并永久保存在14所展馆内。中国的雷达工业从“314甲”雷达起步,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构筑起陆海空天一体攻防装备体系,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筑牢安全基石!